白崇禧

1986年,白崇禧女儿秘密回大陆,我方早已察觉,最终让她带走一物

“1986年8月,桂林火车站,您这包行李要不要过机检?”年轻的工作人员语气平淡,目光却落在那位戴着墨镜、声音带些台湾腔的中年女士身上。她微微点头,神情镇定,仿佛只是一名普通返乡客。可在场少有人知道,这位自称“白小姐”的游客,正是已故桂系要员白崇禧的次女——白先

一物 桂林 李宗仁 白崇禧 桂系 2025-09-20 18:17  5

不被蒋介石重用的三员悍将,最后都落得个什么样的结局

第一位:孙立人。民国陆军二级上将,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。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孙立人还曾前往美国留学,在取得普渡大学学士学位后转而改军事,考入了有南方西点之称的弗吉尼亚军校学习,从此步入军旅生涯。毕业后又游历欧洲,参观英法德等军事,这使得孙立人军事素养上升

蒋介石 薛岳 孙立人 李宗仁 白崇禧 2025-09-20 17:49  6

《论持久战》:从思想上、理论上武装了广大群众,提振了民心士气

全国抗战开始前后,对于全国抗战的进程及前途,国内舆论中的“亡国论”和“速胜论”相当盛行。毛泽东结合中外战争,尤其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,集中全党智慧,于1938年5月发表了指导中国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《论持久战》,科学地论证了中国抗战三阶段的发展规律,准确地描绘

毛泽东 论持久战 白崇禧 士气 特里尔 2025-09-20 07:50  6

蒋介石与李宗仁的恩怨情仇(张家康)

蒋介石和李宗仁,曾几何时,信誓旦旦,义结兄弟,可是,好景不长,便反目成仇,结生死冤家。蒋介石经历了众多的派系纷争,而李宗仁所领导的桂系,则是与之角逐时间最长、打击最大的地方实力派。蒋介石是李宗仁的政治克星,而李宗仁更被其视为眼中钉,必欲除之而后快。拜把兄弟19

蒋介石 李宗仁 白崇禧 桂系 鲁涤平 2025-09-20 02:37  8

淞沪会战总指挥究竟是谁?白崇禧撵走冯玉祥,才是三易主帅的节点

“1937年9月2日晚十点,苏州前敌指挥所内,白崇禧压低嗓音问顾祝同:’顾兄,你见过冯长官吗?’顾祝同摇头,脸色并不好看。”这场对话揭开了淞沪会战指挥权再度更迭的序幕,也把战区人事的暗流摆到台面上。许多史料只提及战役的炮火与伤亡,却忽略了指挥架构的频繁变动——

冯玉祥 淞沪会战 白崇禧 三易 淞沪会战总指挥 2025-09-19 17:00  7

开国上将李达回忆解放大西南之战(上)

1949 年春末,国民党政府拒绝和谈,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毛主席、朱总司令“向全国进军”的命令,势如破竹,以秋风扫落叶之势,攻占了南京、上海、武汉、杭州、南昌、太原、西安等重要城市。分崩离析的国民党反动派,并不就此甘心。它们在美帝国主义继续支持下,绝望地进行挣扎

李达 宋希濂 胡宗南 白崇禧 罗广文 2025-09-19 08:51  7

1949年,国军败局已定,白崇禧向老蒋献计:大军可入越剿灭胡志明

1949年,随着国民党军队在大陆的节节败退,整个局势已趋于明朗。素有“小诸葛”之称的白崇禧,在军事上确有独到见解。面对颓势,他向蒋介石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战略建议:出兵越南,剿灭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势力。其言外之意是,既然固守江南已无希望,不如转而进攻相对薄弱的越

国军 蒋介石 胡志明 白崇禧 国军败局 2025-09-17 16:41  7

同样都是反蒋,阎锡山凭啥能体面下葬,白崇禧却被猜忌到死?

1966年,号称“小诸葛”的国民党名将白崇禧在台北病逝,终年73岁。令人唏嘘的是,这位信奉伊斯兰教的“小诸葛”,死后连一场简单的回教葬礼仪式都没有。而五年前,另一位曾与蒋介石打了半辈子仗的 “山西王” 阎锡山去世时,却能以“国大代表”的身份举办葬礼。

蒋介石 冯玉祥 阎锡山 李宗仁 白崇禧 2025-09-16 14:57  8

南征中的陈赓将军(王永春)

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过长江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,然而,我们却常常想起二野四兵团在陈赓将军麾下,从安徽望江一线渡江后进行八千里大追歼的英雄事迹,想起我们在大江南北、赣江东西、粤桂边区、云贵高原度过的日日夜夜,想起集军政“一把手”于一身的陈赓同志紧跟形势、转变观念

将军 陈赓 白崇禧 陈赓将军 王永春 2025-09-14 13:00  8

1948年南京,有人要求老蒋挥泪斩陈诚,现场为何无一人替其求情?

南京的春天,雨水不算太多,却总让人头脑发蒙——那种潮乎乎的空气,不管身在厅堂还是市井,总让人有点犯躁。那一天,1948年4月12号,国民党政府的国大会议开到中途,怎么说呢,茶水都凉了三遍,会议厅里却热闹到像看杂耍。原本讲台上是白崇禧在说话,军事报告与检讨乱成一

南京 陈诚 杜聿明 白崇禧 何应钦 2025-09-10 03:07  8